今年1至6月,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迎來393家企業落戶,注冊資本總額62.9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企業達12家,同比增長2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類企業170家,占新引進企業總量的43.2%,科技創新動能持續增強。
走進中國民航技術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明亮的新辦公區,智慧運行項目團隊正在討論機場智能調度系統保障方案。這家注冊資本1億元的央企子公司,于今年2月12日正式入駐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公司聚焦“智慧民航”,重點開展民航建設咨詢、民航裝備制造、民航智慧運行等民航領域核心業務。
“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的民航產業生態圈,為企業技術協同和創新轉化提供了最佳土壤。”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在人才保障等方面都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更加增強了企業的發展信心。”下一步,企業將持續實施“雙向延伸”戰略,逐步構建起民航地面綜合服務完整體系。前端完善機場工程咨詢服務能力;中后端在智能裝備研發、民航運行模式變革方面發力,為機場建設運行提供全流程、保安全、提效率一體化的有效協同解決方案,遵循“讓飛行更順暢”的宗旨,為智慧機場建設貢獻核心科技力量。
今年3月,美資企業艾格瑞特氣候設備(北京)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園區,其母公司為Grain & Protein Technologies(GPT),是全球農業設備領軍企業。艾格瑞特公司專注于畜牧養殖過程中的環境控制技術和通風設備,給飼養用戶提供全套的環境控制解決方案,有效提高養殖的效率,目前與國內各大養殖集團企業均有合作。
“落戶過程中,管委會主動服務,安排專人與我們進行一對一精準對接,條分縷析、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解進出口、專利申請等各項政策,使得整個注冊落戶流程順暢無阻地推進。”艾格瑞特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GPT集團在中國的子公司,我們將依托總部的先進技術和完善的產品體系,把更多的產品引入國內市場。”
隨著民航龍頭企業與跨國研發中心加速集聚,臨空經濟區產業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據悉,目前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已聚集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余家企業。今年1至5月,園區規模以上企業增至558家,同比增長8.6%;實現營業收入1417.8億元,同比增長3.4%。實現固定資產投資額20.6億元,同比增長100.2%。(記者 孟紫薇)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