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7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7月5日,“遇見未來的自己”2025年暑期朝陽區中小學生公益職業體驗活動在北京市朝陽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活動精心設計十大沉浸式職業體驗項目,覆蓋科技探索、生活服務、健康管理、文化傳播等領域,以“場景化+實踐化”模式助力青少年沉浸式體驗職業世界。

在“科技賦能未來”板塊,學生通過“空中足球(無人機駕駛員)”項目進行原理學習與競技對抗,感受科技與體育跨界魅力,在“3D打印筆筒制作(增材制造設備操作員)”活動中完整體驗從設計建模到實體制造的全流程,直觀感受智能制造創新力量;在“生活藝術體驗”板塊,“咖啡小達人”項目融合咖啡文化講解與手沖工藝實操,生動展示朝陽區“咖啡之城”魅力,“小小茶藝師”課程融入傳統禮儀規范,讓學生在奉茶禮序中體悟茶文化內涵;在“綜合素養培育”板塊,“小小理財師”“健康小衛士(公共營養師)”等項目借助財商游戲、膳食模擬等場景,引導學生建立科學健康理念與金融邏輯認知,“咔嚓小記者(攝影師)”“拼貼小藝術家(工藝畫制作工)”聚焦觀察力與創造力培養,深化學生人文藝術素養。

活動注重“場景真實化、指導職業化、技能專業化”,整合技工院校及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資源,邀請高技能領軍人才、資深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專業心理教師組建導師團隊。對標職業標準打造全真場景,配備專業設備,課程設計突出“理論+實操”一體化,同時結合青少年特點嵌入專業技能知識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讓學生在完成職業認知的同時,系統導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核心知識點,為其未來參與職業技能培訓、考取相關證書、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基礎。

走進“3D打印筆筒制作(增材制造設備操作員)”實踐課程,不時能聽到“3D Printing”“Layer Height”等專業詞匯。活動創新引入中英雙語教學模式,邀請外籍教師及具有國際教育背景的師資團隊,設置職業術語互譯、全英文技術講解等環節,同步提升職業技能與跨語言溝通能力,為未來參與國際技術協作做好準備。

作為公益性活動,本次體驗營面向朝陽區中小學生免費開放,通過“零門檻”職業啟蒙,助力更多青少年發現興趣潛能。活動整合行業協會、職業院校、企業等多元資源,形成“政府指導+協會統籌+院校支撐+企業參與”的協同育人模式。學生反饋,沉浸式體驗讓他們明確了職業興趣方向。

接下來,朝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聯動區教委,聚焦青少年職業觀、就業觀導向需求,持續開展職業啟蒙、認知、體驗活動,進一步提升教育供給與人才需求的匹配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編輯:阮修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