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安徽省桐城市的8.5萬畝再生稻迎來豐收。當地種植戶正搶抓晴好天氣組織機械開鐮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在桐城市掛鎮村的稻田里,層層疊疊的稻浪涌動著豐收的喜悅。種糧大戶官申陽正組織收割機對頭茬再生稻進行收割。機器在稻田里來回穿梭,一排排水稻被整齊地割下,經過脫粒、分離、清選等流程,稻谷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運輸車輛上。今年,官申陽種植了260多畝再生稻。在當地農技人員全程指導下,官申陽今年獲得了好收成。
據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介紹,再生稻種植的關鍵在于把握“黃金一周”——在頭季稻收割前一周,通過淺水施肥等精細化管理,為再生季產量提升打下基礎。在當地農業政策的支持下,桐城市再生稻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今年以來,桐城市通過政策引導與技術扶持相結合,推廣優質品種、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不斷優化機械化種植方式,助力農戶解決實際問題。目前,全市8.5萬畝再生稻頭季已完成97.5%的收割任務,預計8月底全部結束。
監制|劉倩
總臺記者|王寧 李秀吉
素材來源丨桐城融媒體
編輯:徐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