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是第29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人工智能輔助帕金森病的管理”。帕金森病有何先兆癥狀?該如何早發現早治療?由安徽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與安徽廣播電視臺綜藝體育頻道共同打造的大型融媒體健康節目《醫道健康》,本期邀請到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科主任中醫師汪美霞為您解答疑問。

你了解帕金森嗎?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等運動癥狀,以及嗅覺減退、睡眠障礙、抑郁、便秘等非運動癥狀。

帕金森病起病年齡平均為55歲,目前世界上約有600萬帕金森病患者,我國有300多萬帕金森病患者,我國已成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數第一大國。

為何會患上帕金森?

帕金森病的西醫研究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其發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帕金森病的發病絕非單一因素,而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認為與老化、環境和遺傳等因素相關。

中醫認為帕金森病屬于“顫證”范疇,顫證是以頭部或肢體不自主搖動、顫抖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癥。本病多由年老體虛、勞倦內傷、情志過極、飲食不節等多種致病因素長期相互影響,導致肝、脾、腎損傷,筋脈失養。本病病位在腦,與肝、腎關系密切。其病機重點是本虛標實,虛者多為肝腎陰虛、氣血兩虛,實者多見風、痰、瘀、火,標本相聯合,正虛邪戀,虛實互見。

帕金森病是一種復雜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尚無法完全治愈。但是,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

帕金森病有何先兆癥狀?

1.震顫(手抖):震顫(手抖)這是帕金森病最常見的早期癥狀之一,通常從一側手開始,表現為手指或手部的不自主抖動,尤其是在休息時更為明顯。震顫可能會逐漸擴展到另一側手、腳或下巴。

2.動作變慢(運動遲緩):動作變慢(運動遲緩)的患者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動作變得越來越慢,這種動作變慢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穿衣、系扣子、系鞋帶等。再到肌肉僵硬(肌強直),可能會感到肌肉僵硬,尤其是手臂和腿部的肌肉。比如說“小字癥”,在書寫時可能會出現字跡變小的情況,這是由于手部肌肉僵硬和動作變慢導致的。

3.肌肉僵硬(肌強直):面部表情減少,看起來像是戴了面具一樣,這是由于面部肌肉僵硬和動作變慢導致的。這種僵硬可能會導致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影響正常的運動和行走。

4.姿勢不穩(平衡障礙):患者可能會出現平衡問題,容易向后或向前傾倒。這種姿勢不穩可能會導致跌倒,增加受傷的風險。

5.嗅覺減退:帕金森病會導致大腦中多巴胺這種重要物質減少,而多巴胺對嗅覺功能也很重要。所以對氣味的敏感度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嗅覺,是帕金森病早期的一個信號,可能在手抖等運動癥狀出現之前就出現了。

6.睡眠障礙:患者可能會出現睡眠問題,如失眠、多夢、夜間頻繁醒來等。此外,還可能出現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即在睡眠中出現夢境相關的動作和聲音。

7.情緒變化:患者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這些情緒變化可能會影響生活質量,這些同樣可能在早期就會出現。

8.便秘:許多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早期會出現便秘的情況,這可能是由于腸道神經功能受損導致的。

除此以外,吞咽困難和呼吸困難也是帕金森病晚期常見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吞咽困難主要是由于口腔和咽喉部肌肉僵硬及協調障礙,而呼吸困難可能與呼吸肌僵硬、姿勢異常、肺部感染或藥物副作用有關。

帕金森病如何治療?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包括多巴胺替代療法、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這些藥物可以在早期很好地控制癥狀,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療效減退或副作用。

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越來越受到關注,研究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僅能有效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癥狀,比如包括運動波動和異動癥等,還能改善非運動癥狀,如睡眠障礙、感覺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和精神及認知障礙,降低西藥的副作用,減少運動并發癥,起到減毒增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作用。

早期:西醫治療是等待治療,等癥狀明顯時采用多巴替代治療,“蜜月期”3年左右,此后出現運動并發癥、非運動癥狀等。所以看得出來帕金森病早期進展較快,嗅覺減退、便秘、失眠等非運動癥狀很快就會出現,所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干預十分必要,以“控制帕金森病癥狀、延緩疾病進展為治療目標,使患者獲得提高生活質量的長期效益”。

中期:結合西藥治療,再通過中藥減少多巴絲肼或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的劑量和副作用。

晚期:中西醫并重,以減少異動現象、開關現象的副作用,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此外,針刺、針灸、推拿等中醫治療方法也可以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

帕金森病患者如何護理?

1.安全護理:首先是環境改造,要確保家中光線充足,移除地毯、電線等障礙物,安裝扶手(如浴室、樓梯口等),使用防滑地面。再者就是預防跌倒,這個時候患者更怕摔跤,行走時可使用助行器或拐杖,避免快速轉身。

2.飲食護理:帕金森患者可能會遇到吞咽困難,這可不是小事,候要是不注意,真有可能“卡殼”,甚至出現危險。營養均衡,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進食時保持坐姿,避免嗆咳。并且預防便秘,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喝水。

3.運動護理:在運動上鼓勵患者進行太極拳、散步、體操等溫和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可進行平衡訓練和步態訓練,增強身體協調能力。

4.心理支持:對于帕金森患者來說,除了身體上的照顧,心理支持和醫療追蹤也是很重要的!患者常有抑郁、焦慮情緒,家屬應多傾聽、鼓勵,幫助他們保持樂觀心態。鼓勵患者參與社交活動,減少孤獨感。

5. 醫療追蹤:定期評估,觀察患者癥狀變化,定期隨訪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并進行藥物管理,嚴格遵醫囑按時服藥,避免自行調整藥量。(安徽省衛健委宣教中心)

編輯:鮑玉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