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合新鐵路安徽段開始試運行后,我省又有兩條高鐵迎來新進展。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9月2日,合武高鐵引入合肥樞紐項目首聯連續梁首段完成澆筑,項目建設正式進入橋梁上部結構施工階段。此外,淮宿蚌城際鐵路固鎮南和雙堆集站站房混凝土主體結構也于當日順利實現同步封頂。
合武高鐵引入合肥樞紐項目
首聯連續梁首段完成澆筑
9月2日16時21分,在合肥市肥西縣官亭鎮新建合肥至武漢高速鐵路(以下簡稱合武高鐵)施工現場,最后一方混凝土順利澆筑入模,合武高鐵引入合肥樞紐項目首聯連續梁首段完成澆筑,項目建設正式進入橋梁上部結構施工階段。
此次澆筑的連續梁位于新建合武正線廬安特大橋40號至44號墩之間,全長161.5米,上跨規劃中的淮桐高速公路。
為確保施工質量與安全,合肥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組織中鐵四局等參建單位,科學編制施工方案,多次組織專家論證,強化技術交底,合理配置人力與機具。面對夏季高溫、汛期多雨及混凝土水化熱控制等技術難題,項目團隊優化混凝土配合比,應用智能溫控系統實時監測調控溫差,有效防控結構裂縫,并通過盤扣支架、應力監測與智能張拉壓漿等先進工藝,全面提升施工質量和工程穩定性。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合武高鐵是滬渝蓉沿江高鐵合肥至武漢段線路,途經安徽、湖北兩省,起自合肥鐵路樞紐合肥南站,經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及湖北省麻城市、紅安縣,終至武漢鐵路樞紐,經武漢天河站接入在建的滬渝蓉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正線全長約36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共設合肥南、長安集、六安北、金寨東、南溪、麻城北、紅安、長江新區、武漢天河等9座車站。
淮宿蚌城際鐵路兩座站房
混凝土主體結構同日封頂
9月2日,淮宿蚌城際鐵路固鎮南和雙堆集站站房混凝土主體結構順利實現同步封頂,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為站房后期鋼結構安裝和裝飾裝修奠定了堅實基礎。
固鎮南站站房建筑面積為8000平方米,以“漢興之地,勝利之城”為設計理念。站房造型融入漢代獨特建筑闕臺元素,墻體、屋檐與紅色闕臺共同構成向上的V形動態,既呼應“漢興之地”的歷史淵源,又寓意“勝利之城”的時代內涵。建筑風格兼容南北特色,莊重雄渾而不失靈動,在傳承漢風大氣豪壯的基礎上,以簡潔舒展的形態彰顯新時代高鐵站房的現代氣息。
雙堆集站站房建筑面積為6000平方米,以“盛世雙堆、國之脊梁”為設計理念。站房外立面取意淮海戰役雙堆集戰役的革命勝利意象,兩側傾斜的墻體猶如山石根基穩健扎實,敦厚的石材幕墻如革命的豐碑,檐口的花紋細節形如國之脊梁,兩側的立柱代表淮海戰役作戰的兩大野戰軍。建筑立面運用整齊劃一的線條,通過陣列組成建筑桿件,寓意著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眾志成城的成果。墻面水平構件韻律化的排列又猶如紅旗招展,振奮人心。站房整體造型莊重大氣,彰顯出這片紅色沃土在新時代下的精神風貌與發展新韻。(余佼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