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9月1日消息(記者周然)8月31日下午,安徽省新型顯示行業協會成立大會暨“新顯示·新安徽”2025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論壇在合肥新站高新區召開。安徽這一體量超過千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了行業組織,開啟發展新篇章。

安徽省新型顯示行業協會成立大會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數據顯示,2024年安徽省新型顯示產業產能占全球比重的10%。今年上半年,安徽新型顯示產業實現營收近750億元,同比增長9.8%,占電子信息制造業比重近30%,已成為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從“0”到“1470億”

“安徽是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福地,為破解我國缺屏之痛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表示。這位曾在京東方擔任高管的“行業老兵”見證了2008年合肥“押寶”京東方的發端。

當時,合肥作為中國“白色家電之都”,卻面臨“缺芯少屏”的困境,安徽省的新型顯示產業即發軔于此。從2008年開始,合肥市先后支持京東方投建3條高世代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助力京東方成為顯示器件出貨量全球領先的企業,也助力我國平板顯示擺脫嚴重進口依賴。

合肥京東方(央廣網發 新站高新區供圖)

爭先手而謀勢。

時過境遷,“如今中國已成為新型顯示產業規模最大,顯示產品最完整,技術創新最活躍,下游應用最豐富的集聚區域。”梁新清表示。據統計,安徽新型顯示產業經過多年培育,如今已聚集產業鏈重要企業200多家,京東方、維信諾、視涯等龍頭企業紛至沓來。

據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安徽新型顯示產業實現營收超1470億元,同比增長31.2%,全省新型顯示面板產能約4000萬平方米,位居全國第二位、長三角第一位。

從“跟跑”到“領跑”

回顧顯示技術的發展路徑,中國的顯示產業從二十世紀初艱難起步,不僅規模小、研發資源分散,在產業化方面也主要是引進國外的舊產線。隨著近些年我國自主研發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產業發展從“跟跑”到“并跑”,再到如今“領跑”之勢蔚然已成。

在安徽,一條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球最完整產業鏈架構已經形成。“液晶顯示、柔性OLED、Micro/MiniLED、微顯示、空中成像、電子紙、激光等顯示技術應有盡有,從最上游的原料、材料、EDA軟件、裝備、驅動電路,到下游的電視機、筆記本電腦、PAD、車載顯示等百花齊放,(安徽)成為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剛剛當選安徽新型顯示行業協會會長的王厚亮表示。

合肥國顯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主廠房封頂(央廣網發 張敏攝)

維信諾全球首創革命性的VIP技術,采用VIP技術、總投資550億元的合肥8.6代AMOLED生產線主廠房今年8月順利封頂,有望開辟全球OLED行業新格局;京東方在合肥大力推進鈣鈦礦、柔性傳感等研發生產,正由大規模布局向高效益、高質量邁進;合肥視涯科技在合肥打造的硅基顯微OLED和12英寸硅晶圓制造技術不斷提升,成長為國家微顯示行業引領者;東超科技自主研發可交互空中成像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合肥工業大學獲批建設“國家高端光電儀器及裝備創新服務平臺”,鼎材科技的高端OLED材料和欣奕華高精密顯示設備,美國康寧不斷加大在合肥的戰略布局……為產業創新發展添磚加瓦,安徽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活力越來越強。

從“新站”到“一核一圈”

從點上突破,到面上擴散,再到圈里聚集,如今安徽新型顯示產業已經形成了以合肥為核心,滁州、蕪湖、蚌埠、六安、淮南等地協同發展的“一核一圈”新型顯示產業布局。

其中,合肥新站高新區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從2008年牽手京東方,到構建起上游裝備、材料、驅動控制、背光模組、中游面板,下游終端配套的全產業鏈條,新站區打造出了全球顯示度的“產業地標”。如今,全區各類面板年出貨量約占全國的1/7,顯示企業數量占全市2/3以上,產值超800億元,形成了國內面板產能最大、產業鏈最完善、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產業集群。

維信諾柔性顯示屏應用(央廣網發 張敏攝)

“目前,以新站區為代表的合肥新型顯示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蔣晨捷透露,今年上半年,安徽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8%,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居各行業之首,營收規模躍居全國前5;其中,新型顯示產業實現營收近750億元,同比增長9.8%,占電子信息制造業比重近30%,已成為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面向“十五五”,安徽省繼續深入實施“建芯固屏,聚光強機”,力爭2030年新型顯示產業營收突破2000億元,”蔣晨捷表示。

編輯:徐秋韻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