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亳州8月29日消息(記者 周然 見習記者 劉浩)8月29日,恰逢農歷七夕佳節,第十八屆(2025)中國牛業發展大會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開幕。會上,利辛縣委書記張吉明以系列生動形象的“牛言牛語”巧妙結合地方特色產業推介利辛,引來現場陣陣掌聲。

利辛縣委書記張吉明致辭宣介利辛(央廣網見習記者 劉浩 攝)

利辛縣擁有209萬畝優質耕地,糧食年產量達30億斤,秸稈資源豐富,年產量40億斤。七夕節的牛郎織女傳說,正與利辛縣蓬勃發展的牛產業和紡織產業形成呼應,賦予節日新的內涵。

張吉明介紹,利辛緊緊圍繞“一頭牛”“一塊布”“一河好水”“一張基層治理網格”和“一幅和美鄉村畫卷”推進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縣經濟總量達到488.6億元,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與和諧宜居的新面貌。

“一頭牛”開辟鄉村振興新賽道

2023年以來,利辛縣率先落實安徽省里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用心用情用力推動現代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該縣縣委理清“牛思路”,制定“牛規劃”,繪制“牛地圖”,保障“牛飼草”,招引“牛龍頭”,把支部建在“牛背上”,已成“徽牛”金三角。

據介紹,今年利辛縣肉牛存欄9.09萬頭、出欄5.89萬頭,規模養殖場已達358家。

該縣拓寬“牛產業”,系統推進“種、養、肉、菜、飼料、肥料、防疫、培訓、配套、福利、科創、數智、物流、交易、文旅、大健康、商協會、拐角街區”18個重點鏈條。攻堅“牛芯片”,建成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種公牛站;以“牛在利辛養、吃在全中國”為努力方向,建成3萬噸牛肉精深加工廠、5萬頭肉牛屠宰廠。

利辛縣搭建“徽牛云”大數據平臺,90萬頭牛帶上“智能耳標”,全鏈條數字化養殖管理,肉牛出欄縮短20天,綜合提效20%以上,從“會養牛”到“智‘慧’養牛”。

以“一塊布”紡出產業新動能

利辛縣以渦流紡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紡織服裝產業“老樹發新芽”;伯希和、翰聯色紡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實現“小樹變大樹”;“紗、布、染、衣”全產業鏈發展,讓“獨木變森林”。

當日會上公布的尋找“紡織女工”評選結果(央廣網見習記者 劉浩 攝)

利辛縣2024年紡織服裝產值超130億元,增長58.8%,獲評“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縣”。

利辛縣還為現代肉牛、紡織服裝兩大主導產業植入牛郎織女“愛”的文化,動筆繪就“拐角遇到愛”主題消費街區,支持、培育欣浩翔、昊東、劉六盒、萬禮等“牛品牌”,打造4小時鮮肉涮鍋、“一鷺牛”文化樂園、“森林·濕地·牛”音樂節消費新場景,用心有愛賦能肉牛產業農、工、文、旅、商融合發展。

編輯:徐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