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新政”生存指南:留給商家的九種活法
2014-04-29 11:06 來源:億邦動力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值得推敲的行業數據:
1、阿里巴巴2013年全年總營收79.52億美元,約合493.91億人民幣,全年營業額1.1萬億。全年TOP商家廣告投入最大的,公開付費廣告占比10%-15%,還是分散多平臺多渠道的廣告投放,并非僅在平臺上;中間層商家付費廣告占營收30%尚且活的艱難。所有商家凈利之和是多少,有心人不妨算算,更能看清自己是不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肥料一枚?
2、平均每個買家在天貓淘寶上購物一單的廣告消耗,和購物產生的商家銷售凈利之間數值比較,誰大誰小?
3、某些知名淘品牌分銷專賣店、專營店,不管新開還是早期開店,DSR評分中原本少得可憐的評價記錄,瞬間十幾間店鋪就冒出80萬-120萬個買家關注店鋪數據。平臺已徹底無底線,喂流量到嘴邊了,牛不牛?規則?規則是人家定的!
4、凡是多渠道運營的商家心知肚明,考慮到非阿里平臺的整體運營活動和包郵政策,同一款商品即使在比價平臺上同價,在非天貓淘寶的平臺上購買,全年大部分時間里價格是低于阿里系的,活動價格更是審核為比阿里系至少低1元,但是依然無法撼動當前領頭羊的優勢;
【結論】線上線下的規律和本質本無不同,金字塔頂是平臺或渠道割肉也要伺候好的群體(更何況不用割肉,還有錢收又有人站臺);中間層相互依偎,各取所需,生死有命;底層盤剝至死無力反抗。做電商,沒辦法成為金字塔頂平臺舒服伺候的群體就是死亡,早死和晚死的區別!
天貓在流量登頂下滑、經濟不景氣的今天,以改版為由,凸顯線下品牌的重要性,寧肯拿流量去喂轉化低、效果差的高價傳統知名品牌,而罔顧存量賣家的死活。不是人家不懂不明白,而是現在吃一時虧,即換來存量商家垂死掙扎,多付廣告費;同時,請君入甕,哄曾經的白富美高富帥,現在的已經被萎縮的線下業務教育、完成洗腦、被動決策的品牌商入局。這是赤裸裸的更換肥料的節奏,未來的白富美高富帥會成為新型肥料,源源不斷的滋養平臺,只要買家對天貓淘寶還有需要,還有依賴。
肥料們清楚了?要么成為第一梯隊,確定性的活3年,要么成為第二梯隊,確定性的活1年,第三梯隊的,珍惜生命,遠離平臺。
編輯:郅怡婧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